PVC管连接方法

溶接制连接

  用带清洁剂的干布清扫管道接头和配件插座内壁,将油污的深度之后,线上和潮气除去插接标线可画在管道表面,在管道插入确定的用量具和铅笔等将插插座深度标在管道上。

  将溶剂涂于管道接头和插座表面,然后迅速把接头接入插座,并插至底端。用手旋转至少1/4圈以保证接合紧固无漏隙。操作时应尽量迅速,这样可得到较好的粘接力。若粘接面仍旧潮湿和不牢固时,将管道固定在其位置上维持一段时间。 在插接完毕后60分钟内,管道和插座不可接受外来压力的影响。将插座上的剩余溶接剂抹掉。

  在使用溶剂前,需确定质量是否完好。如果气味不足或粘度不过大,则其质量已不适用。不要将管道接头侵入溶接剂,要注意避免溶接剂溅入管道内部,否则一段时间以后管道会出现“溶液破型”现象。

 环型密封接头

   为了解决管道因温度改变而出现的热移动问题,每段长度超过3.6m的管道其接驳配件都应使用伸缩管或者采用橡塑环圈的配件。使用中在管道切面的一端锉出切角。去除切屑,把润滑剂涂在管道边缘和密封环内,将管道推入插座底部,再抽出12mm然后固定。(切记保留这段缝隙,使容 许管道在冷缩热胀中有适当的空间移动)。

PE管的安装规定是什么

1、管道连接前,应对管材和管件及附属设备按设计要求进行核对,并应在施工现场进行外观检查,符合要求方可使用。主要检查项目包括耐压等级、外表面质量、配合质量、材质的一致性等。

2、 应根据不同的接口形式采用相应的专用加热工具,不得使用明火加热管材和管件。

3、采用熔接方式相连的管道,宜使用同种牌号材质的管材和管件,对于性能相似的必须先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

4、管材和管件应在施工现场放置一定的时间后再连接,以使管材和管件温度一致

5、在寒冷气候(–5度以下)和大风环境条件下进行连接时,应采取保护措施或调整连接工艺。

6、管道连接时管端应洁净,每次收工时管口应临时封堵,防止杂物进入管内。

7、管道连接后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合格者马上返工

PVC给水管的主要应用范围

PVC给水管有PVC-U给水管和PVC-M给水管之分,是以卫生级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定量的稳定剂、润滑剂、填充剂、增色剂等,经塑料挤出机挤出成型和注塑机注塑成型,通过冷却、固化、定型、检验、包装等工序生产出的一种给水用管材。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PVC给水管的主要应用范围。

PVC给水管的主要应用范围如下:

1.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的室内供水、中水系统;

2.居住小区、厂区埋地给水系统;

3.城市供水管道系统;

4.水处理厂水处理管道系统;

5.海水养殖业;

6.园林灌溉、凿井等工程及其他工业用管。

管道安装注意事项

1、管道安装

a、按设计要求将管道平顺放入管槽内,不得悬空和扭曲。塑料管不得抛摔、拖拉和暴晒,安装期宜集中。

b、管道安装不得使用木垫、砖垫或其它垫块;不得安装在冻结的土基上。

c、管道安装宜从低处向高处,先干管后支管的顺序进行。 d、管道吊运时,不得与沟壁或槽底相碰撞。

e、管道安装时,应排净沟槽积水;管底与管基紧密接触。 f、塑料管穿越公路应加套管或筑涵洞保护。

g、管道安装分期进行或因故中断时,应用堵头将敞口封闭。 h、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应随时进行质量检查,不得将杂物遗留在设备内。

2、管件与橡胶密封圈式连接

a、检查管材,管件及橡胶圈质量,清理干净承口内橡胶圈沟槽、插口端工作面及橡胶圈,不得有土及其杂物。

b、将橡胶圈正确的安装在承口的橡胶圈沟槽中,不得装反或扭曲。为安装方便,可先用水浸湿橡胶圈,但不得在橡胶圈上涂润滑剂安装。

c、用毛刷将润滑剂均匀地涂在装嵌承口端的橡胶圈和插口端外面,但不得将润滑剂涂到承口的橡胶圈沟槽内,润滑剂可采用肥皂液,禁止用黄油或其他油类作润滑剂。

e、用塞尺顺承插口间隙插入,沿管圆周检查橡胶圈的安装是否正常。

3土方回填

管道安装完成后,进行填土夯实工作。除接口1.5-2m范围外,其余管中部分分20cm厚一层管腔两侧对称填土。人工用木夯夯填密实,直至管顶上部50cm后。槽底至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内的土用人工筛分的细土,不得含有机杂物及大于10mm的硬块。低洼处挖深较浅时,上部要做土推带,保证大于冻土深度。土方回填在过路段要求夯实,密实度﹥90%(1.65g/㎝3),其余要达到85%以上。 

4 管道系统试压

阀门、伸缩节等设备安装与管道安装同时进行。安装过程中除各设备的前后安放位置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外,还需注意阀门法兰螺栓一定要对角对称同时紧固3-4遍以确保阀门安装严密。管道试压分段进行,每段试压长度在800~1000m。试压时自下而上采用水泵进水管中注入,将管道内气体排除后,关闭排气阀,浸泡24小时后,加压至工作压力的1.5倍,稳压10min,压降不大于0.05mpa时,试验合格,压力表与排气阀安装在最上游管头安装的盲法兰上。试压完后立即装上蝶阀,做好支墩。

城市排水体制的类型和选择

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工程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尤其是老城区排污管网的扩建、改造工程,涉及的学科和相关部门较多,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合理都会给工程建设、工程效益、环境保护带来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1、排水体制的类型及选择

我国老城区的排水系统均采用了合流制,在其改造、扩建工程中排水体制的选择是首要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以及工程投资与运行费用,对城市排水规划和环境保护的影响深远。从理论上讲,分流制是比较科学、先进的,有许多优点,但事实上,建立理想的分流制或将合流制改造为完全分流制系统比较困难,成功率较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于排污管网,不少实施分流制城区的污水因没有出路而接入雨水管网或直排入水体。

② 由于资料缺乏、监管不力,一些施工单位及居民图方便而将雨污管道错接乱接,导致雨污混流。

③ 一些排污企业为了偷排漏排,非法将污(废)水偷排入雨水管网。

④ 部分住户擅自将住房阳台改为厨房或将洗衣机搬至阳台,利用阳台雨水立管排水从而使污水进入雨水系统。

⑤ 一些洗车场洗车污水及建筑工地生活污水直接流入雨水系统。

⑥ 在现状合流制排水管网改造成分流制的工程中,需增加一套排水管网,不但牵涉面广,实施难度大,而且投资高,耗时长,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成功的分流制系统也有不足之处,一方面分流制虽然减小了污水厂的处理规模和投资,但需增加一套污水收集系统,其工程量及投资较大。20世纪60年代,美国曾对600多个城市的排水系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把直排式合流制改造为截流式合流制与将其改造为分流制的投资比为1∶3。另一方面分流制中雨水管网在绝大部分时间内未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尤其是在气候干燥、雨量贫乏的地区,这种浪费更加显著。另外分流制在雨季时污染严重的初期雨水都直接排入水体,在减小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同时却增加了非点源污染问题。

合流制排水系统分为直排式、截流处理式和全处理式。我国老城区的合流制排水系统均属于直排式。为了解决雨水径流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产生了截流式合流制,目前老城区管网改造工程中多采用该种体制。这种系统对带有较多悬浮物的初期雨水和旱季污水进行处理,有利于保护水环境,但另一方面超过设计截流量的混合污水溢流到排放水体造成局部和短期污染。此外进入处理厂的污水,由于混有大量雨水,使原水水质、水量波动大,对污水厂的运行产生冲击,并对污水厂的处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在一个城市或城市某个片区中,大多采用复合制排水系统,也就是既存在分流制又存在合流制的排水系统。这种排水系统往往是在城市扩建排水系统时形成的,即老城区采用的是合流制,新建城区则是分流制。